厚德精技 赋能未来
---电子信息系
一、系部简介
电子信息系紧密对接邯郸市、河北省及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与技术升级需求,聚焦“高端化、前沿化、智能化”发展方向,致力于培养技能扎实、素质全面、适应性强、具备突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目前设有物联网应用技术、智能控制技术和新能源装备技术三大专业,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建设方向,就业前景广阔,社会需求旺盛。
我系现为全国机器人系统集成行业、全国半导体显示行业、全国数智制造、全国信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,全国物联网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单位,全国高等学校“机器人+”产教融合基地培育建设单位,中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常务理事单位,并建有中欧实习就业人才培养基地。与河北海悦慧科、江苏汇博机器人、山东百科荣创、北京华晟经世等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协同育人,构建“岗课赛证”融通体系,助力学生获取行业权威认证,实现高质量就业。
二、专业介绍
(一)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
面向万物互联时代,培养掌握物联网系统设计、集成、开发与运维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。
就业方向:物联网安装调试员、物联网系统集成工程师、计算机网络工程师、硬件工程师、嵌入式开发工程师、物联网项目实施与管理等岗位等。
培养目标: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感知识别技术、无线传输技术、嵌入式技术、物联网云平台应用等知识,能够从事物联网设备安装和调试、物联网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、物联网系统应用开发、物联网项目规划和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。
专业课程:自动识别应用技术、传感器应用技术、物联网嵌入式技术、无线传输技术、物联网应用开发、物联网设备装调与维护、物联网系统部署与运维、物联网工程设计与管理等。
(二)智能控制技术专业

服务“智能制造”与“工业互联网”发展战略,聚焦自动化、机器人、数字孪生等前沿方向。
就业方向:智能制造控制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维修、智能制造网络搭建与维护、工业数据采集与可视化、智能制造产品质量控制等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、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等。
培养目标:掌握扎实的自动控制、工业网络、工业数据采集等相关专业知识,具备工业网络组建、PLC与机器人编程、数字孪生技术等技能,胜任智能控制系统调试、运维与集成等工作。
专业课程:Python编程技术、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、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、电气控制技术、PLC应用技术、智能控制原理与系统、工业控制网络与通信、工业机器人编程与应用等。
(三)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
响应国家“双碳”战略,面向新能源发电、储能、新能源汽车等产业,培养装备制造与运维领域专门人才。
就业方向: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设计与研发、制造与质量检测;新能源电场的运行、维护与设备管理;新能源项目工程建设企业的设备安装、调试与验收;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装调与检测。
培养目标:培养学生具备新能源装备制造、现场安装与调试、维护与检修、故障分析与排除等能力,从事新能源装备的生产、安装、调试、运维等工作。
专业课程:新能源技术、电气控制与PLC技术、风力发电基础、变频器技术、传感器技术、电力电子技术、风力发电机安装调试、新能源装备检测与控制、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应用、新能源电源变换技术等。
三、系部建设
(一)教师队伍
现有教职工36人,在校生1258人。其中高级职称8人,中级职称14人,研究生以上学历27人,具备企业工作经历17人。师资队伍结构合理、专业能力突出,多人荣获省级优秀班主任、市杰出青年、市优秀教师、师德标兵、新长征突击手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。
(二)实训室建设
建有电工电子、智能家居、工业机器人、物联网集成、软件开发、自动识别、综合布线、新能源装备、PLC与智能控制等14个现代化实验实训室,总面积1960平方米,设备先进,功能齐全,充分满足学生技能训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需求。
(三)科研成果
坚持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,师生积极参与各类高水平竞赛与科研项目。荣获奖项共计143项,在“挑战杯”河北省大学生系列竞赛中荣获一等奖4项、二等奖2项;在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4项;主持省市级课题27项、省级重大研发计划1项、国家级供需对接项目6项,发表论文30余篇,主编教材6部,获发明专利4项,参与编制国家标准5项。

(四)就业情况
2024届物联网应用技术、智能控制技术专业毕业生共291人,就业率达98.28%,其中12人应征入伍,17人升入本科,6人自主创业,专业对口率达70%,用人单位满意度高,学生发展路径多元、成长迅速。
(五)学生活动
学生活动丰富,涵盖科技创新、公益服务、文体竞技等多个维度。“青春力量”志愿者团队、科技文化节、技能竞赛积分赛等品牌活动,持续营造积极向上、全面成长的育人氛围。
更新于2025年10月30日